文 /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戴曼曼 實習生 鄭家琪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隨著國有大行再次官宣降低存款利率,門檻低至 1 元起投的零錢理財產品在近期重回大眾視野, 獲得關注。而不少銀行的零錢理財產品也卷出了新高度,不僅紛紛推出專屬產品,如招商銀行的 " 朝朝寶 "、工商銀行的 " 天天盈 "、中信銀行的 " 零錢 +" 和 " 活錢 +" 等,記者搜索各銀行 APP 也發現零錢理財產品眾多,少則五六只,多則十幾只。與此同時,不少銀行產品的快贖額度也在提升,有銀行的單日最高快贖額度提升至為 80 萬元。高額贖回到底是怎么實現的?投資者在面對種類繁多的零錢理財產品時又該如何選擇?
國有大行存款利率再降
日前,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和郵儲銀行分別發布公告,從 6 月 8 日起下調存款掛牌利率,而上一次集體下調發生在去年 9 月。業內人士認為,當前銀行凈息差持續收窄,銀行有降低存款成本的需要,降低存款成本有助于緩解銀行負債端壓力。
從各家銀行官網或者 APP 掛出的具體公告來看,活期存款利率從此前的 0.25% 下調至 0.2%。2 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下調至 2.05%,3 年期定存利率下調至 2.45%,5 年定期存款利率下調至 2.5%。下調幅度分別為 5 到 15 個基點不等。不過,三個月、六個月、一年定期存款利率不變。
事實上,這已經是自去年 9 月國有大行下調人民幣存款利率以來,國有大行再次步調一致。值得留意的是,今年以來,多家城商行、農商行等中小銀行也紛紛下調存款掛牌利率。今年 5 月,多家銀行下調通知存款、協定存款利率 55 個基點。
銀行零錢理財 " 開卷 "
隨著存款利率的逐漸走低,流動性高的銀行零錢類理財產品今年以來重新獲得市場較高關注度。羊城晚報記者留意到,不少銀行的零錢理財產品也卷出了新高度,不僅紛紛推出專屬產品,快贖額度也在提升。比如交通銀行的 " 活期盈 " 產品,5 月 29 日宣布單日最高快贖額度由此前的 5 萬元提升至 10 萬元。招商銀行的 " 朝朝盈 2 號 " 產品 2023 年 3 月 30 日新納入 10 支貨幣基金產品,單日最高快贖額度提升至 80 萬元。
銀保監會、央行于 2021 年 5 月發布了《關于規范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在定義、銷售辦法、投資管理、估值方式以及流動性和杠桿等方面對現金管理類產品提出了嚴格的要求。《通知》正式實施后,每只現金管理類產品的快贖額度上限為 1 萬元。
根據監管規定,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和貨幣基金一樣,單個產品每個自然日快速贖回限額 1 萬元,為何銀行的零錢理財能實現每日快贖幾十萬的額度?
有銀行業內人士對此進行了解釋,不少銀行零錢理財的底層資產多為貨幣基金,事實上,購買零錢產品當于買了一籃子貨幣基金,比如,某家股份制銀行聯合博時等多家基金公司推出由 50 只貨幣基金構成的 " 活錢 +",就能夠做到每日最高快贖額度 50 萬元,并且完全符合監管規定。
零錢理財再次創新,普通投資者應該怎么選?
為何曾經被 " 被忽視 " 的銀行零錢理財產品頻頻被提及呢?羊城晚報記者走訪發現,流動性和收益性兼備 ,是使得銀行零錢理財在近期備受青睞的根本原因。
比如某銀行的 " 日日寶 " 產品,在 6 月 8 日的底層最高產品 7 日年化最高已經到了 2.53%,同時還能夠支持最高 40 萬快速實時到賬。一分起購、低風險、隨時取而且收益還跑贏定期存款,是剛畢業不到一年的職場新人小佳考慮零錢理財的原因。
" 銀行定存利率 5 年期的都降到 2.5% 了,所以對比起來零錢理財還是比較劃算。" 對于小佳的觀點,銀行業內人士卻提醒,在看待預期收益時候,不妨更加留意其備注信息。比如小佳購買的這份產品的底下其實就有說明," 日日寶下面有 40 只理財產品,其中在售 38 只產品的 7 日年化分布在 1.9% 到 2.53% 之間。" 轉入時,是按照 7 日年化從高到低智能分配轉入金額到各產品,但是同時也可以自定義轉出產品。這意味著,小佳所獲得的最終受益未必能夠達到 2.5% 以上。
不過盡管如此,更多吸引類似小佳一樣的年輕人則是目前零錢理財產品的創新,已經做到了無需贖回便可直接對接各類消費場景,在投資者看來,這最大限度保障了自身收益,即真的用錢那一刻才需要 " 贖回 ",而這個 " 贖回 " 的操作已經伴隨著消費而自動發生了。
面對眾多的零錢理財產品,投資者該如何選擇?已經有不少業內人士表示,投資者選購活錢理財產品,除了關注收益率波動情況,還可重點關注產品的流動性,看提現后資金多久能到賬、單日快速贖回額度有多少。此外,更主要的是根據個人自身的資金狀況和安排進行。
" 年輕人可能更青睞靈活的理財方式,但是定期儲蓄產品可能更有利于其強制儲蓄,所以選擇何種方式還是應該根據自身的安排和特點來看,另外從實際生活中來看,比如廣州地區的特定養老儲蓄產品也很受歡迎,因為相對來講同樣為存款利率也比較高,所以選擇產品還是需要根據個人資金狀態、對于收益率預期和更長期的資金安排來打算。" 上述銀行人士建議。 ( 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
來源 | 羊城晚報 · 羊城派
責編 | 董鵬程
校對 | 桂晴
關鍵詞: